台积电卖岛求荣,魏哲家回应
2025-03-07 12:09:20 EETOP魏哲家说,美国生产线到明年已经全满,2027年要盖的生产线也已经被订,扩大美国投资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非为了补贴,台积电只要求公平,不怕竞争。他也强调,美国投资计划不会影响台湾地区投资,在台湾地区要盖11条产线还是不够。
图源:pixabay
魏哲家表示,台积电到台湾地区以外的每个地方盖生产线,都是为了客户的需求,从来没有违背过。 4年前台积电赴美投资,是因为美国客户需求,现在加大投资,是因为美国客户需求量非常大。
在这次重大投资前,台积电做过非常多分析,与所有客户都沟通过,结果发现台积电目前在美国扩展计划不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内部开始讨论,「那麽贵的地方,为什么要扩展生产线」,客户需求永远是台积电最大的考量。
魏哲家说,美国生产线到现在为止已经全满,明年也满了,后年要盖的生产线也已经被订了。 当然台积电也有其他考量,例如成本、当地人才、当地水电,都尽量与当地政府合作,并与当地大学合作培育更多人才。
他说,台积电在台湾地区也是这样做。
魏哲家指出,台积电在全世界的生产线与对手不同,台积电的生产线投产后,会自己努力研发继续前进,每一年都在进步,「我不客气地讲,我的对手没有这方面功力」,他们所有前进都要放在研发。 台积电每条生产线的制程改进人员,都可以称做研发人员,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
举例来说,台积电5纳米是真正的研发人才做出来的,4纳米是生产线人员做出来,3纳米是研发人才做出来,N3P是生产线人员做出来。能让生产线继续往前进,就是研发人员。
魏哲家也进一步解释「生产线研发人员」与「真正研发人员」的不同,台积电正在计划做到1.0纳米,是真正的研发人员在做,目前约有1万人,是台积电往前进的中心,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不是生产线可以做得出来。
台积电希望利用当地人才,其实美国人才很好,无论客户需要台积电去哪里,从一开始生产就要靠自己,不必靠台湾地区支持往前进,这是台积电每一条生产线都有的特性。
魏哲家表示,美国扩大投资1,000亿美元的计划,不会影响台湾地区投资,台湾地区要盖的生产线还是不够。
他说,只要有做人工智能(AI)的客户,都来找台积电,要台积电承诺很大的数字。在往后几年,台积电会有十几条生产线,一定要继续投资,即使加上1,0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按照台积电的预期,还是不够,当然也要看对手怎么做。
魏哲家直言,「我只要求公平」,无论对他个人或整个台积电员工都一样,「我们不怕竞争」,无论在哪个地方盖生产线,「我们永远是最棒的」,不是因为补助才去,而是因为客户的需求。
他说,台积电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与客户互相配合、互相努力,台积电有很多技术的进步,是跟客户讨论出来,客户也信任台积电。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讲过Great Alliance(大联盟)的概念,台积电与供应商及客户全部联合起来,进步特别快,这是台积电能赢别人的原因。
魏哲家以2纳米的生产流程为例,他很感激台积电研发人员做出相关技术,但还不够好,因为量不够大,所有技术必须经过量的考验才算完成,就像张忠谋所说,要有经验曲线,才有办法进步。
魏哲家表示,新制程经过优化之后,才真正交给生产线,生产线拿到技术还要再改进,过程中又改机器,这不像换一个品牌的电冰箱重新插电就好,机器底下管线全部都要改,直到真正生产后还在改,改完之后才有能耐把一个生产线扩展到2、3个生产线,其中包含扩展到美国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