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朝令夕改,总是拍脑门决策怎么破?前台积电主管:两招可让团队接受
2022-03-16 12:57:43 商业周刊(台) 作者:郝旭烈进入职场之后,常常会听到同事之间抱怨:
“老板怎么一天到晚改来改去?”
“真不知道老板脑袋里面想些什么,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老板就不能想好再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吗?这样一直变一直变,实在很打击士气。”
虽然对老板的抱怨从来不缺,也不只这一样,但对于变来变去,改来改去,让员工疲于奔命的感觉,让员工原地打转的感觉,可能是这些抱怨油然而生的原因,但是老板真的是想不清楚吗?老板真的喜欢一直改吗?”
其实,谁不知道从小到大朝令夕改就是一个负面的代名词,相信在老板们心中,每次只要改、只要变,而且频繁度又高,自己担心给员工带来朝令夕改的压力,应该不亚于员工接收到朝令夕改的压力。
为此前台积电主管撰文,和大家共同探讨两个关键问题,以及给出了两条建议:
首先,我们来看看朝令夕改这件事情到底对不对,我先举几个自己在职场的情境故事给大家分享。
记得在半导体工作的那十几年,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是预测和规画未来公司的发展和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趋势来假设未来消费市场可能会有哪些商品,这对于公司的IC产品会有怎么样的需求变动,而这种需求变动需不需要我们扩充产能,增加产能后能带来多大收益、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然后目前的现金流和人力资源是否跟得上等等。
这些计划的最终目的,要不是和董事会申请预算,就是和合作伙伴报告,甚至需要政府的核准。
前面说了这么多过程,最主要是凸显专案牵涉层面非常广,变动因素非常多,甚至有时候计划长达5到10年,也就是说预测时间非常的长。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尽可能完整,我忙着收集各种不同资讯,几乎每天都在建立财务模型,或者说,调整的数字根本是天天变、时时变、分分变。
还记得有一次为了跟董事会报告,一周的时间内,针对未来长期的5年计划,我的电脑里面就储存了将近快2百多个不同的版本。最令人不解的是,到最后呈报的版本,竟然还是一开始模拟的版本。
经过了这么多年,等到回首来时路的时候,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就算最后选择的仍是最初那个模拟版本,但那也是千锤百炼之后认定最真实反映未来的版本。这些过程是为了选择,选择是为了更好。
过程是为了选择,选择是为了更好。
后来因缘际会,和同事一起参与了流程改善的专案,其中有一个专案是专门帮研发单位整理他们服务客户的专案和流程。至于整理的目的,竟然是要从将近30多个研发的趋势产品里面,砍掉20多个产品项目,要求最后只能留下10个以内的研发项目。
那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非常纳闷与不解,尤其砍掉的这些专案,都已经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甚至有一些可能都已经接近了可以生产或销售的阶段。
这种虽然不是朝令夕改,可能只是春令秋改或夏令冬改,但是对于公司投入的资源还有人力变动,都是非常兹事体大的事情,为什么可以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做出这么大的变动和决定?
幸运的是,我刚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研发部门大老板,以及负责整个缩减项目的专案经理,我就请教他们关于重大项目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过程不免俗聊了许多其他细节,但最重要的反而是他们几乎一致说出的这两句话:“情况和当初不一样了。”“这样子对公司比较好。”他们轻描淡写地回答,却给我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新的思维,那就是不一样就要跟着变,哪里好就往哪里去。
不一样就要跟着变,哪里好就往哪里去。
透过前面案例,我想大家心里都应该有个底,就是朝令夕改其实是个常态,朝令夕改其实是个结果。既然整个过程是不确定的,而且就算有确定的目标,也是阶段性的目标。所以,朝令夕改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因应,这个大家常常会把它看待成一种抱怨,甚至是老板员工上下不同心负面情绪的朝令夕改?
简单来说,可以从原因和对策一起来双管齐下:
很多时候,并不是员工不想改,或是团队的成员不想改,最重要关键在于不知道为什么要改?也就是不知道朝令夕改的原因是什么?
就像有一次我针对中国大陆投资案做财务模型,后来老板叫我调整模型中有关所得税费用的参数,把税降低50%。同时给了我一份中国大陆的公文,说我们的投资案符合这份文件上的优惠政策,如果到时候我们把文件齐备了,说不定未来公司所得税费用就可以抵减50%。
所以说,老板请我把财务模型中的所得税费用减少一半,看看未来资金需求会不会大幅减少?如果情况真的是那样,或许我们就不用向银行借这么多的钱,可以省下利息费用。另外,针对本来要延后的投资案,说不定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提前执行。
大家想想看,像这样子的老板和员工互动场景,你觉得我还会抱怨老板变动财务模型、更改财务数字吗?
就算10分钟之前他叫我做了一版财务预测,接着10分钟之后他突然接到了那份公文,然后叫我迅速模拟另外一版本,过程前后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甚至不是朝令夕改,而是当下立改,但是透过他的解说和告知,我心中对这个原因非常的清楚,自然而然会和老板站在同一条阵线上,共同来处理这样的议题,而不会因为搞不清楚状况到底为何而改,在心中和老板对抗,到最后变成我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所以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避免矛盾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还记得,有一次做专案简报的时候,其中有一块是预测未来商品价格的涨跌幅度,由于那段期间的市场供需变化非常大,实在很难针对未来是涨、还是跌,估出非常准确的价格。这时候,老板并没有给我一个确实涨跌幅度的假设,反而是问我,根据过去这段期间的市场变化,我觉得未来的价格趋势应该怎么变动比较合理?
原来只是被动的接受指令,现在竟然可以主动的参与意见,那一整个好为人师的爆棚自信,简直是瞬间喷发。到最后,我不仅没有给老板一个单一的答案,反而自动自发地做了好几个价格可能变动的模型。换句话说,老板没有叫我改这么多版本,但是我却求好心切,自己做了好多版本。然后拿着这些不同的可能版本,和老板一起讨论。
那一次的经验重新开启了我对朝令夕改不同的感觉。突然发现,当我是团队中的一员,有着参与和建议权的时候,任何的修正都变成必然,就算老板指令非常突然,整个心态却非常的自然而然。
所以说,简单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