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口罩厂”商用量子计算机再创记录!
2021-03-10 13:09:30 EETOP当然EETOP的读者对霍尼韦尔应该是比较了解的,霍尼韦尔可以说是一家超级工业巨头!家业实属庞大。不过霍尼韦尔最近知名度更高的应属他的量子计算机。
近日,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公司宣布,其推出的量子计算系统再次刷新了量子计算机性能,取得量子计算方面又一里程碑。
其系统模型 H1 的量子体积翻了两番,达到 512 量子体积,成为全球首台 512 量子体积的商用量子计算机,这是霍尼韦尔九个月以来第三次创下量子体积行业记录。
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部总裁 Tony Uttley 表示,考虑到霍尼韦尔仅在不到一年前就推出了首项商业技术,这一成就意义重大。而近期推出的系统模型 H1 也不负众望,再次成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量子计算系统。
研究量子计算的载体较多,包括超导约瑟夫森结、半导体量子点、离子阱、金刚石色心、拓扑绝缘体以及量子光学等。
不同于IBM和谷歌主要尝试在超导回路方向上实现半导体量子点突破,也不同于中国九章量子计算采用光学方式,霍尼韦尔选择了另一条更传统的量子计算技术路径:离子阱。该技术利用电磁场来囚禁单个离子,作为保存量子信息的单位,并通过激光脉冲对被囚禁的离子加以操作和编码。
量子体积的概念出现在几年前,当时的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在努力解决 “如何评估各种量子硬件技术的性能及其不同级别的操作保真度”的问题。
量子体积作为 “用于测量量子计算机性能”的专用指标,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量子比特数、测量误差、设备交叉通信及设备连接、线路软件编译效率等。
其物理量子比特较许多其他商用系统少,但凭借其行业领先的量子操作保真度和全连接量子比特,霍尼韦尔的离子阱技术在该指标中表现出色。
面向商用
在访问上,霍尼韦尔的量子系统可直接访问,也可通过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访问,包括微软的 Azure 量子云平台、剑桥量子计算的 tket、Zapata 的 Orquestra 等等。
展望未来,Tony Uttley 表示,霍尼韦尔将继续努力提高其量子体积性能,同时致力于消除误差并提高其系统的准确性。并且他表示,“如果量子计算机能够成功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所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