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特征、环境,传感器产业离了这三点就别想大发展

2015-05-28 21:16:39 未知
中国传感器产业化推进大会在江苏召开,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致辞中阐述了传感器产业发展的3个关键词:即位置、特征、环境。
  
从中国传感器产业化推进大会上获悉,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速,传感器汽车、家电、装备类、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大幅增加。据行业协会估算和预测,我国2014年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突破1200亿人民币。2015年需求量可达约652.9亿只,销售额预计突破1300亿。传感器、通信及计算机被称为现代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和急剧增长的需求,导致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较缓。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传感器产业能否加快推进?由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传感器产业化推进大会近日在江苏张家港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尤政建议,“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传感器产业的整体布局,把传感器列为国家目标,成为国家战略项目。”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致辞中阐述了传感器产业发展的3个关键词:即位置、特征、环境。他说,无论是在信息技术体系,还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传感器具有多样化与协同性的特征,特别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谈及传感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杨学山指出,完整的信息技术由处理、传输、感知、行为、内容、系统等组成。在这6个组成部分中,后面4个要素,即感知、行为、内容、系统是当前需要快速发展的。尤其是感知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部分,没有感知,就没有信息的来源。同样,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角度看,无论是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如果没有传感技术,工业的转型升级就失去了基础。
  
从产业技术特征看,传感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产业有很大不同:不是围绕一个物理规律、技术方向来发展的,其典型特征是多样化,无论是感知广阔的宇宙、生物体的辨识,还是应用于环境领域,遵循着不同的物理规律,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杨学山表示,目前,很多产业产能过剩,下一步,转型升级往哪走?传感器技术产业是很好的选择。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速,传感器汽车、家电、装备类、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大幅增加。在农业、环保、医疗卫生以及食品检测类方面,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用突如其来、无法估量来形容。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指出,未来5年内,全球传感器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2015年全球市场将达到1770亿美元,受可穿戴、智能制造技术加快和全球经济复苏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可能出现更大幅度增长。但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市场主要应用的传感器绝大部分仍要依赖于进口。郭源生告诉记者,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新品研制仍落后5~10年,而产业化规模生产技术工艺则落后10~15年。
  
目前,我国传感器企业有1600多家,大都为小微企业;产值过亿的企业仅占总企业数量的13%,全国不足200家;产品种类齐全的专业厂家不足3%。长期以来,行业整体技术分散、规模偏小、呼声偏弱、认知不够;产业分散、管理分散、政策支持分散,缺乏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缺乏合理资源配置和强大政策扶持,标准体系不完备等因素,是制约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的成因。针对当前我国传感器发展现状,郭源生提出了打造国际化“双生态”产业链,推进传感器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构想:在国内适合地区,打造自然环境良好、产业环境优越的“双生态”产业链,即国际化的传感器产业园——中国“传感谷”。其预期目标是,实现年销售额2000亿元以上,并以年度大于20%速度增长。张家港市从2010年起开始布局传感产业,经过近5年的发展,传感器产业已成为张家港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由“千人计划专家”薛松生博士带领10多位欧美留学归国博士创办的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量产隧道磁电阻传感器的供应商。截至2014年底,多维科技已申请专利共计160项,授权专利83项。

关键词:

  • EETOP 官方微信

  •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