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立足本土需求 软件成支点
2011-12-19 20:22:41 本站原创汽车如今比以往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而这一切都仰赖其背后的“英雄”———汽车电子。在汽车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潮的裹挟下,其自上而下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基础软件已成为行业撬动支点,寻求适合中国本土的合作模式也成为上下游环节的新命题。
软件成行业撬动支点
基础软件可撬动国产电控系统产业,对汽车电子产业的撬动力或者杠杆的作用很大。
从国内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还处在积累阶段,国内整车厂做自主品牌汽车非常艰难。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晓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这种现状首先在于自主品牌汽车还没有品牌溢价,致使其被市场接受的价格较低,相应的利润就会很低,如遇国外产品降价,企业的市场空间就会直接受到挤压。其次,由于国内企业的技术积累并不够,虽然需要通过增加功能来提高整车价值,但是目前国内汽车电子供应商非常弱小,整车厂商希望得到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并不容易。比如提供某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是否低成本、是否能满足整车厂要求、是否可与整车其他设计融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现状是整车需要的很多核心电子产品都找国外供应商开发,其弊端一方面是成本高,另一方面是产品不开放,不容易根据汽车整体的设计去做调整,整车厂还必须根据其产品做设计上的调整,这样整车厂也没有多少话语权。
而随着汽车不断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多个硬件集成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硬件成本将逐渐降低,软件承载的功能越来越高,过去纵向配套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合当今车企的发展。张晓先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国外整车厂在做平台化的开发,国外的供应商像博世等也在逐步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如果国内整车厂还是以封闭系统为主的话,会导致成本非常高,获取技术服务也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厂商提供支持。
但进入壁垒已然横亘,因国外都有标准,而国内还相对缺失,进入门槛很高。“因为软件平台一方面是要求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是接口需要标准化,只有标准化了才能形成分工,只有分工才能降低整车厂以至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汽车电子要求的技术实施能力、实施成本非常高,以保证可靠性,此外验证的成本非常高,通过标准化、平台化可以逐步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张晓先表示。
普华在“核高基”项目的支持下已在汽车电子基础软件领域率先发力,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破冰之旅初现曙光,其意义也在彰显。“中国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市场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可以按照占电控系统成本5%~10%比例来计算。虽然本身的市场规模与汽车及汽车电子市场相比并不大,但其意义在于基础软件可撬动国产电控系统产业,支撑电控系统的创新能力,对产业的撬动力或者杠杆的作用很大。”张晓先表示。他进一步提到,五年之内中国市场上应该会有一家独立的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公司出现,它是为产业服务的,是整个产业的一部分。这家公司不仅可以为所有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及电控系统供应商提供基础软件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拥有一支非常高效的研发团队、非常好的本土化的产品及相对低廉的服务价格。
寻求突破需立足本土需求
将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挖掘出来,并满足这些需求,是国内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国内自主品牌面临很多的困难,如何找到突破的方向?张晓先提到,了解需求最多的是本土厂商,如果可将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挖掘出来,并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国外企业是没有办法替代的。
张晓先同时表示,国内基础软件所面临的不是纯粹技术的问题,而在于一是国产软件的品牌接受度,因汽车对汽车电子是有高可靠性要求的。二是汽车电子时间周期长,平均39个月一个项目,它需要长期的投入。比如国内某一做电控系统的厂商,两三年了还在投入期,要等到量产之后才有回报。三是人才问题,如何保留现有的高端人才,如何扩大队伍等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四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此外,车身电子虽然相对容易切入,国内企业也争相进入,但仍面临发展难点。张晓先表示,从技术来讲动力和底盘的技术积累比较高,功能虽容易开发,但这一功能是否在各种意外的情况下都保持正常,这需要数据积累。车身电子的门槛没有那么高,目前车身主要的问题在于成本如何降低。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车身电子科高级经理金哲锋则指出,国内车身电子企业面临的困难还在于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底层软件和专利不足、软件技术门槛较高等。同时,车身电子未来将向网络化、无线化、语音化、图像化、集成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这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立足点上,要立足于创新、成本、节能、安全,同时注重故障管理、硬件可靠性、软件稳定性等方面,才能有所突破。“对国内整车厂而言,他们迫切需要的不仅是相对成熟的车身电子系统产品,也包括动力系统和安全要求更高的底盘系统,这是许多国内整车厂正在投入资源发展的方向。”张晓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