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开发史(完)空气电池能否实用化?EV注重充电胜过容量
2015-03-25 20:52:31 cnBeta
图1:这是日本的第一辆汽车? 法国画家Bigot在1898年发行的《在远东》中描绘的汽车。 (点击放大) |
从那以来,汽车在近110年的时间里,不断排放着二氧化碳(CO2)和污染物。直到20世纪后半段,必须设法治理
汽车尾气的观念才开始出现,随之涌现出了LEV(low emission vehicle)、ULEV(ultralow emission
vehicle)和ZEV(zero-emission
vehicle)等思路。其中,ZEV最难利用内燃机实现。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车(HEV)因此应运而生。
尾气排放规定最初是以污染物为对象。但近年来,从防止气候变暖的观点出发,CO2减排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且,因为担心化石燃料枯竭,还传出了汽车脱石油化的呼声。
车用电池的开发历史悠久。电池替代化石燃料是电池技术人员的一个夙愿。笔者于1960年代中期进入索尼。当时,索尼就已经在着手开发车用电池。索尼挑战的目标是空气电池。随着EV的繁荣发展,空气电池作为“后锂电池(LIB)”,重新受到了关注。
空气电池如同“麻疹”
1960年前后,各公司竞相开发用来替代石油的电池。索尼也开始着手开发燃料电池。笔者进入公司后便被分配到了燃料电池开发组。
当时,索尼开发的燃料电池不是常见的氢氧型,而是使用空气(氧气)的锌空气(Zn-Air)型。Zn-Air型可以使用碱性电解液。因此,
正极催化剂可以使用价格远低于铂(Pt)的银(Ag),而且还有一大优点是负极可以使用金属锌(Zn),无需催化剂。索尼于1966年开发出了1号试制品
(图2)。
图2:空气电池历史悠久 笔者等人开发的Zn-Air型燃料电池。1966年11月18日拍摄。左为笔者(当时25岁),右为研究室长马场英夫。 (点击放大) |
现在,空气电池作为后LIB,重新成为关注焦点,Zn-Air电池也跻身候选之列。旭化成的吉野彰表示,Zn-Air电池的开发可以称之为
电池技术人员必经的“锌空气电池麻疹综合征”。只要是电池技术人员,就一定参与过这种电池的开发。笔者也在40多年前染上这种“麻疹”,产生了免疫力。在
这里,笔者想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冷静地思考Zn-Air电池存在的课题。
把Zn-Air电池作为二次电池面临着难以跨越的难关。比如说枝晶问题。锌负极在充电时会析出树枝状的锌。会增加引发内部短路等故障的危险性。为遏制枝晶出现,许多技术人员曾多次发起挑战,但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索尼在40年前试制燃料电池车
笔者等人当时为解决枝晶问题,采用了燃料电池的形式(图3)。现在开发的锂空气电池大多是基于这一思路。
图3:Zn-Air型的概念图 燃料电池形式为防止枝晶形成和flooding需要大费周章。 (点击放大) |
燃料电池形式的机理如下:锌颗粒分散在氢氧化钾(KOH)等碱性电解液中,利用水泵将锌颗粒与电解液一同送入电池。正极上存在大量微孔,空气中的氧气经由微孔向内扩散。这就是所谓的气体扩散电极。电解液在微孔的内壁上形成弯液面*,在弯液面的顶端,将形成电解液(液相)、正极催化剂(固相)、氧气(气相)相接的三相界面。因为氧气到氢氧根离子(OH-)的反应是在三相界面产生,所以在设计气体扩散电极时,要尽量增加三相界面的数量。
*弯液面=因界面张力而在细管的液体表面形成的凸状或凹状的曲面。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气体扩散电极的微孔后,会在三相界面生成OH-,与锌发生反应。锌最终以锌酸根离子(ZnO22-)的形态溶解于电解液。通过回收电解液进行电解,可以重新制备锌颗粒,再作为燃料使用。如上所述,燃料电池方式的二次电池可以避免枝晶问题。
笔者等人在1970年试制出了以采用这种原理、输出功率为3kW的Zn-Air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燃料电池车(图4)。燃料电池一般来说可
以长时间放电,但输出功率小,在起步和爬坡时往往功率不足。因此,试制车配备了Ni-Cd电池作为辅助电池。Ni-Cd电池在燃料电池有余力时可以通过燃
料电池充电。
图4:配备Zn-Air型燃料电池的汽车 从车体到马达都是在索尼试制。 (点击放大) |
半路杀出“flooding”
枝晶问题借助燃料电池方式得到了解决。但燃料电池在工作中又遇到了伏兵——气体扩散电极的“flooding”(漏液)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费周章。
气体扩散电极原本就为防止电解液从微孔渗出采取了措施。具体方法是采用拨水性强的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电极的基本材料,使担载催化剂
的碳粉在其中分散。电解液受到PTFE的遏制,理应不会在电极表面渗出。然而,在笔者等人长时间使用燃料电池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表面渗出了水
滴。
当时,为查明原因,我们实施了在KOH水溶液中插入铜棒的实验(图5)。气体扩散电极的主要材料是碳,原本应当使用碳棒。但因为找不到表面光滑的碳棒,所以实验用铜替代碳,对表面进行了观察。
图5:随着时间的推移,K2CO3析出 在KOH水溶液中插入铜棒进行实验,在靠近液面的铜的表面,析出了致密的白色物质(K2CO3)。 (点击放大) |
LIB上市1年后与日产合作开发EV
接着来说LIB在EV和HEV中的应用。索尼于1991年在全球率先上市LIB后,从第二年开始与日产联手,合作开发以LIB为动力的EV。大约在1995年,能够称之为EV用LIB的电池开发成功(图6)。这种LIB的正极使用LiCoO2,负极使用硬碳(HC)。HC的循环特性和负载特性良好,性能在EV用LIB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充电接受能力强,利用再生制动回收能源(充电)的效率高。
图6:EV用LIB模块 1990年前半段到1998年,索尼与日产合作开发配备LIB的EV。 (点击放大) |
8节LIB串联成模块,上方设置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图6中小箱子)。汽车以12个这种系统串联而成的系统为动力源。LIB共计96节。配备索尼开发的这种LIB的日产试制车在1995年10月 的“东京车展”上进行了展出。而且,日产还于1997年发布配备LIB的EV“Altra EV”(日本名:R'NESSA EV),在日美两国售出了200辆(图7)。续航距离为130km,最高速度达120km/h,性能在当时极具突破性。
图7:1997年开发的“Altra EV” 配备索尼LIB的EV。在“第31届东京车展/1995”上展出。 (点击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