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I换脸背后的技术攻防战

2019-09-03 09:28:28 观察者网
点击关注->创芯网公众号,后台告知EETOP论坛用户名,奖励200信元
核心要点

▪ ZAO应用的技术难度并不大,没有能力进阶的提升。

▪ 合成视频触达了许多人的心理底线:当视频也可以被伪造,还有什么可以甄别真实?

▪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研究者们已经做出了诸多尝试和努力。

▪ 除了人脸识别之外,还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可供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经过一个周末的集中爆发,换脸软件ZAO的热度终于有所降温。它应用的技术并不新鲜,却让人脸合成视频第一次离普通用户这么近。
 

广被诟病的用户协议、合成视频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得ZAO深陷舆论漩涡——从爆红到质疑缠身,只用了不到24小时。
 

但是,对ZAO的担忧与抵制并不能解决普通人隐私、安全存在风险的问题。从人脸合成技术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技术被人利用去作恶的忧虑。
 

人脸合成只是当下备受追捧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诸多新奇体验、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对于自身诸多权益被侵犯的担忧。
 

当人类制造的技术越来越强大,甚至无所不能,人类本身的领地和独特性如何维护便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渐成加速之势,这个情况甚至超出了不少人最乐观的估计,潘多拉的盒子已被打开。
 

因此,对ZAO的担忧,折射出的是一个潜藏于每个人内心的最基础的疑问:如果人工智能越来越无所不能,人类该如何自处?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人类的隐私和其他权益究竟如何保护?
 

如何让技术被正确的使用,这是一个始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却又是解答以上问题的关键。
 

被引爆的隐私担忧

曾经刷屏的应用软件不止ZAO一款
 

在朋友圈刷屏,ZAO有许多前辈:脸萌、足记、天天P图……与ZAO一样,这些曾经刷屏的应用大多与图像相关,许多也需要用户上传个人照片,但是从未引起如此规模的争议和质疑。
 

能够合成视频是ZAO引爆公众讨论的关键:在此之前,图像APP的玩法都是基于静态的照片,ZAO则是第一次将视频换脸带到了每一个普通用户身边。
 

在一位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业界人士看来,ZAO应用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如果说计算机视觉技术零分是最容易,十分是最难的话,原来你给我一张人脸图像,我能生成另一张姿势的图像,可能那个难度是三分、四分,而合成视频就是要生成一系列图片,不再只是一张,难度也就五分、六分,实际上并没有进阶的突破。”

 

ZAO应用的技术原理和Photoshop是类似的


事实上,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生成一张图片的技术早已有之:把A的脸抠出来贴在B的脸上,Photoshop也可以完成。只是在深度学习的帮助下,程序可以快速、大量的P图。而视频人脸合成,实际上就是先生成一个视频序列的所有帧,之后加入检测或视频序列技术,进而生成人脸合成视频。
 

合成视频,这触达了许多人的心理底线:当视频也可以被伪造,还有什么可以甄别真实?
 

无论是今年6月被篡改的马克•扎克伯格的视频,还是被嫁接了美国女星面孔的色情视频,都足够引发大众对于视频真实、安全性的担忧。比如犯罪分子伪装子女声音向父母勒索的案例已经发生,在人脸合成的帮助下,视频验真也已经无法确定事实的真相,正如有些网友提醒的:“有手机号,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家人通话。”
 

大部分人并不会遇到上述极端情况,但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使得人脸合成有了更多可以想象的发挥空间。当人脸合成被装进手机应用中,成为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的技术时,类似的担忧无疑会被放大,在安防、支付、考勤、刑侦等领域,愈加真实、无破绽的人脸合成技术,的确会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好在,围绕人脸识别的攻防战早已拉开帷幕,多次交手后,技术升级后的人脸识别并不那么容易被攻破。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关键词: AI

  • EETOP 官方微信

  •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 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