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市场供需来看,中国的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国家非常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汽车。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2020年将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并且启动智慧城市相关建设。辅助驾驶和半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左右;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份额将达到约15%;到2030年,基本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新车装备率达80%,其中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份额接近10%。2017年8月29日-8月31日,亚洲首屈一指的汽车技术展AUTOMOTIVE WORLD强势登陆深圳会展中心。AUTOMOTIVE WORLD CHINA 2017 展会面向中国市场,从设计到制造,高质量呈现汽车电子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凭借励展博览集团的丰富的行业经验及海内外资源,展会将汇聚业界影响力卓越的展商,包括汽车半导体及电子元件、车载系统、自动驾驶、车联网、车载软件等知名企业,为中国的汽车工程师们带来具有前瞻性与创新力的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用过户了解更多数字座舱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AUTOMOTIVE WORLD CHINA 2017展会特设“2017第五届汽车数字化座舱高峰论坛”,聚焦端、管、云的系统化应用与创新,邀请行业专家就“智能网联驱动下的数字座舱变革”、“《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对T-BOX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从“端管云”一体化,看联网汽车的网络安全”、“【痛点与方案】:语音识别率的突破 -- AI与云端语音互动技术”、“5G对车联网生态与应用的颠覆在哪里?”等议题展开分析,让到场嘉宾切实了解数字座舱在自动驾驶中担任的重要角色,以及传统车企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
传感技术:自动驾驶的神经中枢正在快速发育
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状况,自动驾驶指挥中心不仅要实时准确获取周围的环境信息,还要根据经验积累快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以确保汽车行驶正确且安全。要实现这一过程,离不开作为信息采集端的传感器。据市场研究机构 IHS Research 预测,随着 ADAS 系统的广泛应用,未来几年汽车雷达传感器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高达23%,预计到2021年的市场需求总量将达五千万部,每部车平均需要5-6个雷达。
用于汽车的传感器主要有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相对于激光雷电,毫米波雷达的应用灵活,耐湿、耐尘、耐温,在速度检测、传感精度、分辨率、方向检测、距离测量、材料渗透性,还有解决方案尺寸大小方面都具有优势,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中的汽车盲区检测(BSD)、汽车激光变换辅助(LCA)、车后横越交通警示(RCTA)等应用。毫米波的波长是1~10毫米,频段30-300GHz,穿透力非常强,适合车载传感器对于全天候适应性的要求。目前有24GHz、66GHz和77GHZ三种,日本市场验证66GHZ雷达的衰减很大,24G和77G相比,要达到相同的探测距离,24G的毫米波雷达的面积将会是77G的天线的十倍。随着半导体成本的快速下降,毫米波雷达最后会统一到77G这个频段上。从芯片厂商的市场策略来看,恩智浦去年推出单芯片 77GHz 高分辨率 RFCMOS IC 雷达芯片,且其功耗比传统雷达芯片产品低40%;德州仪器今年推出采用CMOS工艺的76GHz至81GHz毫米波雷达AWR1x和IWR1x产品组合,提供比目前市场上毫米波解决方案高3倍的感测精度,未来更多厂商会加入进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自动驾驶的市场前景吸引产业界上下游公司的目光,也激励他们针对自动驾驶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人工智能、ADAS技术、传感器、5G通信的发展都将推动自动驾驶向前迈进。2017年8月29-31日,亚洲首屈一指的汽车技术展AUTOMOTIVE WORLD强势登陆中国市场,规划了车身电子展区、自动驾驶展区、智能网联技术展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展区和测试技术展区五大主题展区。展会期间,AUTMOTIVE WORLD CHINA 2017还特别针对当前汽车行业的几大热门话题,打造采购配对会 -- 新能源&智能网联专场与智能网联百家讲坛等专业技术论坛。参观者不仅可以在五大展区看到各领域革新产品、创新材料和解决方案,还能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与行业大咖、工程师当面交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